课程介绍:
 授课地点:重庆
 社会学专业方向设置
 ◇劳动与社会保障方向    ◇社会工作研究方向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简介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Zhou Enlai School of Government,中文简称“政府学院”,英文简称“ZSG”)于2004年5月成立,由政治学系、行政管理系、国际关系系、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社会心理学系以及MPA、MSW中心等组成 。学院建有全球问题研究所、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心、大学生生涯规划研究中心等非实体性研究机构,同时是学校中国政府与政策联合研究中心、南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社会政策联合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院、亚洲研究中心、人权研究中心、民族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心理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挂靠单位。
 1923年南开大学成立政治学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被取消,1984年重建。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南开的政治学学科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学者和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于90年代衍生出了蓬勃发展中的行政管理学学科,为公共管理学在南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又通过人才引进初步建立了民族学学科。 
 1982年南开率先在国内成立了社会学系。费孝通先生主持的“社会学班”声名卓著,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专业人才,在社会学恢复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目前,南开社会学学科在高级人才培养和为社会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学科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学院现有教师干部90人,其中教师73人,82%的教师有博士学位,其中包括多位从美、英、苏、日、韩等国归来的“海归”学人;有教授27人、副教授21人、讲师25人;特聘讲座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5人。全院有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5人,全国高校首届“教学名师奖”1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百千层次的入选者1人。 
 学院政治学理论为全国重点学科,社会学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建有社会学、政治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有政治学、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可在属于这两个一级学科的九个专业和行政管理学共十个专业授予博士学位;有公共管理、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民族学硕士点;有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试办权;有政治学理论和社会学高校师资硕士学位班;有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六个本科专业。目前计划内在校生合计1393人,其中博士生206人,硕士生226人,MPA研究生180人,本科生781人。
 
 核心优势
 核心优势一:全国统考通过率高
 授课老师多为南开大学知名教授、博导。权威名师系统面授学位课程,根据每年考纲重点变化,紧扣考点,历年通过率名列前茅。
 核心优势二:权威师资
 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在2052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指导教师619人,教授723人,副教授78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人,“973”和“863”计划首席专家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1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1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9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包括原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入选者120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8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5人。
 大部分授课名师直接参与国家经济、金融、法律、组织人事机构等政府相关决策部门的政策制定。能为南开研究生班学员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核心优势三:超级社群体验
 课余可以参加专业沙龙、名家讲座或文体俱乐部活动,融入南开全球校友网络,汇聚高端人脉资源。交不在多,识一人可胜百人,交不论久,得一日可逾千古。
 
 管理特色
 1:特别参照在职MBA的课时设计,所有课程均安排周末授课,便于学员合理协调时间。特创人性化无缺课设计:学员三年内均可补课,并免费提供MP3课堂录音及老师课件。
 2:凡报名注册者,可以根据个人发展需要,可预约选听南开位于长三角地区开设的任一专业的研究生课程,拓宽知识面,打造通才型的知识结构。
 3:为学员推荐全新的、专业的学术期刊资料和数据库,便于查找资料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4:制定教学过程监督、教学质量评估系列严谨的教学管理制度;配备专职班主任,为学员提供完善的教学服务。
 
 课程设置
| 
     
     课程名称  | 
  ||||
| 
     
     学科基础课  | 
   
     
     邓小平理论研究  | 
   
     
     社会学史  | 
   
     
     人类学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 
  
| 
     
     应用社会学  | 
   
     
     社会学  | 
   
     
       | 
   
     
       | 
  |
| 
     
     专业课  | 
   
     
     组织社会学  | 
   
     
     社会保障  | 
   
     
     现代社会学方法  | 
   
     
     西方社会学理论  | 
  
| 
     
     婚姻家庭社会学  | 
   
     
     社会工作概论  | 
   
     
     城乡一体化社区概论  | 
   
     
     人力资源管理  | 
  |
| 
     
     城市社会学  | 
   
     
     企业文化  | 
   
     
     管理心理学  | 
   
     
     社会网络分析  | 
  |
| 
     
     现代心理学  | 
   
     
     社会保障  | 
   
     
     社会工作行政与实务  | 
   
     
     社区分析  | 
  |
| 
     
     社会心理学  | 
   
     
     社区研究文献研读  | 
   
     
     社会工作概论  | 
   
     
       | 
  |
 
 招生对象
 1、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优秀业务骨干,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申硕学员入学时必须已经获得学士学位;研修且非申请硕士学位学员可放宽至大专学历。
 
 学位与证书
 1、具有学士学位者通过国家教育部同等学力申硕统一考试外语、学科综合考试,可申请进入硕士论文写作阶段,通过答辩,按国家规定授予硕士学位(国家学位办统一监制、统一编号)。
 2、本科无学士学位及大专学历的学员,研修且非申请硕士学位的,根据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要求,经过考核,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门专业课成绩均合格,达到规定学分者,颁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钢印、红印、统一编号),成绩单(红印)。
 
 学制及学习方式
 学制:两年
 学习时间:每门课程,安排连续两天周末集中授课;上课时间教务老师提前通知;
 授课方式:南开名师亲临授课;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教学。
 
 申硕学员培养费用
 ①报名申请费:¥800元(当地合作办学中心收取,并负责开具收款凭证)
 ②学费:¥2.2万元(南开大学收取,统一开具收款凭证)
 ③增值服务费(教材费、资料费、考试费、后勤费、讲座沙龙等):¥6800元;(当地合作办学中心收取,并负责开具收款凭证)
 ④全国统一考试费用:¥100元/门(按当地学位办统一标准)
 ⑤论文指导及答辩费另收
 *注:1、学分六年有效;共有六次参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机会
  2、与课程有关的各项费用收取后,即使学员因个人原因终止课程,或申请终止课程,均不接受退款。
 
 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即日起开始报名,额满为止
 2、报名手续:
 (1)预约报名
 (2)填写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报名申请表
 (3)提交本人本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和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
 (4)交1寸和2寸免冠照片各5张(红底)
 (5)报名费:800元
 
 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4个必要条件
 ◇学士学位获得之日起2年以上; 
 ◇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外国语水平及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通过组织的课程,每门课程修满学分并考试合格; 
 ◇通过组织的论文答辩; 
 
 在职读硕需要做好四大准备
 ①职业规划准备 
 首先要做好职业规划。需要根据本科专业、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与职位、兴趣爱好、职业发展目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是否攻读硕士学位; 
 ②方式选择的准备 
 攻读硕士学位有不同的方式,各种方式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在职人士要挖掘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深造要求做出选择; 
 ③专业方向选择的准备 
 专业方向选择包括学校选择和专业选择两部分。在职人士可通过各招生院校的网站了解相关学校及专业信息;并根据自身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报考合适的学校及专业; 
 ④财力、时间的准备 
 读硕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项昂贵的投资,无论是选择全日制读硕还是在职班,都要在金钱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时间上做好适当调剂和安排。 
 
 考前辅导
 ● 考前辅导串讲的任务就是重点讲授各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若干重点理论。使学员建立起脉络清晰的理论框架,对各门课程尽可能达到理论深度,分析问题有能力及自信的考试状态。 
 ● 帮助广大考生在考前抓住考点,进行高效率的冲刺复习,结合最新命题动向,通过对命题规律的酝酿把握,凭借丰富的辅导经验、敏锐的洞察力,讲解各提醒的答题思路及技巧,为考生最后冲刺提供捷径。在最后冲刺的日子里,集中精力巩固和把握重点,对应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训练并熟练掌握应试答题的各项技巧,已达到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准确答题的能力; 
 ● 训练必备的考试心态,确保考试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水平; 
 ● 对知识体系进行测评和查漏补缺。
 
 授课方式:面授
 课程学时:两年
                            




                    




